 | 汝州新“地标”鸟瞰 |
|
 | 夜幕下的歌者 |
|
 | 缤纷的泡泡 |
|
 | 为储蓄罐上色的妞妞 |
|
 | 一边做生意,一边照顾孩子。 |
|
 | 快乐拉丁舞疯狂了这个夜 |
|
|
|
|
 | 一抹天青醉千年 |
|
□大河报·大河客户端记者张鸿飞特约摄影师郭亚伟文图
本报讯像往常一样,天还没黑,秦先生就带着小儿子,支起了“户部巷”烤面筋摊。秦先生今年36岁,在江苏从事餐饮生意20年,今年回到汝州后,在朝阳路、云禅大道路口的青瓷博物馆广场边,摆摊做生意。
青瓷博物馆是汝州市的新“地标”,位于汝州市区东部,今年春末夏初自发兴起了夜市。这里也是汝州市区东部唯一的夜市。
“夜经济”也给聋人尹世超创造了自食其力的机会。一辆存放着液化气瓶和烧烤炉的小车,就是尹世超制作章鱼小丸子的全部家当。尹世超今年26岁,其妻子也是聋人,有一双儿女。尹世超以前在汝南工业区一家企业工作。近两年,企业效益不好,便和同事回家歇了。“夜经济”兴起后,尹世超去山东学习了章鱼小丸子制作。
天黑之后,青瓷博物馆和广场旁的高杆灯点亮了夜,广场上越来越热闹。这边,中年大妈跳起了广场舞,那厢,小朋友坐着娃娃车开心极了。
不过,安会涛的儿子可没有那份快乐,跟着爸爸来到广场旁摆摊,一会儿便躺下睡着了。安会涛今年43岁,米庙镇安庄村人,在部队服役时是四级军士长、电工技师,2012年退役后在汝州一工地工作,工地停工后,就开始在这里经营儿童沙坑、钓鱼、积木、太空沙、涂鸦等。
杨一晨和他乐队的小伙伴也相中了青瓷博物馆这个新“地标”,摆上架子鼓,挎上吉他、贝斯等家伙事,一场演出就开始了。当然,场地上少不了那块乐队驻唱饭店的广告牌。杨一晨目前在郑州一所大学就读,前不久和朋友组建了乐队,“现在只是玩,还没起名”。
有玩乐队的,自然还有玩其他的,年轻人不缺乏想象和创造力。这不,张先衡和俩朋友就摆摊卖起了网红泡泡机,连续不断的泡泡,缤纷地从形似照相机的泡泡机中飘向空中,吸引了不少孩童。
一阵奔放激昂的音乐响起,萌芽舞蹈机构的孩子们飒然亮相,拉丁舞快乐地疯狂了这个夜晚,也给汝州新“地标”青瓷博物馆这个自发兴起的“夜经济”增添了活力。